宿州,古称“蕲城”有着3700年的悠久历史,文化璀璨。宿州是楚汉文化、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第一次农民起义就发生在宿州大泽乡,垓下之战、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;也素有”舟车汇聚,九州通衢”之誉,扼汴水之咽喉,当南北之要冲,交通便利;宿州也是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环节,国家园林城市,国家“云都”智慧城市,全国网球运动城市;更是有灵璧奇石之乡、砀山酥梨之都、埇桥马戏之乡称号。
近年来,随着“绿色出行,低碳环保”理念的深入人心,公共自行车凭借其使用便捷、低碳环保、健身节能等诸多优势,是解决城市交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最佳选择,也是缓解城市交通、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、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——被称为“微交通”。由此,宿州公共自行车应运而生。宿州运营之初便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,倡导绿色出行为目的,以“打造绿色交通体系,促进生态城市建设”为使命,秉承“服务中国,引领低碳”的服务宗旨,陆续开创宿州智能交通,至今,宿州公共自行车已经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,构建了全面立体的公共交通网络,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,同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、便捷、绿色的出行工具。
成网成系,开创绿色微交通体系
宿州公共自行车按照方便换乘、远近结合、成网成系、景观协调的原则,结合城市规划、绿道、景观等要求。至今,不仅覆盖的全市范围内,同时延伸到宿马工业园、高新技术开发区,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享受到公共自行车的便捷出行。截至2018年4月 ,总共建213个自行车站点,9400个锁车器,投入7450辆自行车,形成了一个更大的“微交通”体系。极大地方便了宿州市民和游客的行、住、娱、乐、购,游,为出行以及锻炼带来了便利。而也开始带动周边县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,并且与泗县也实现了“一卡通行”功能,两地自行车可以通借通还,无需再次办卡,极大的方便了市民
绿色出行大数据,促进宿州生态城市建设
截止至2018年4月,宿州市区共建213个站点,投入自行车7450辆,办卡总量达11.7万余张,年借车量达1200万次/年,日均借车3.3万次/年,借车时间287万小时/年,使用率5次/天,平均使用时间0.25时/次 按照每天3.2万人次借车量,公共自行车每年可以为宿州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52吨,碳排放2031吨。现在用“车不堵、车不等,一张借车卡,逛遍宿州城。”来形容市民的出行一点不为过。
诚信工作,坚守岗位,为文明城市做出贡献
宿州公共自行车付出了自己的汗水,也赢得了许多荣誉。2014年获得优秀团队的称号,目前为止,最大数额的拾金不昧仍然被我们宿州公共自行车保持着(2014年12月5日员工于站点捡到42000元现金,如数上交,及时找到失主。)得到市民的赞誉。其他的大大小小荣誉不计其数。2016年宿州公共自行车,将将继续坚持“绿色出行,低碳环保”的理念,以“服务中国,从我做起;引领低碳,永安先行”的服务宗旨,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,消灭空满桩的出现,加大自行车以及设备的检修次数,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满意出行。
其实,公共自行车本身也充满着魅力,也成为宿州大街小巷一道亮丽的景观——骑行高大上,环保节能。最后,来看看我们宿州的“小绿”靓照吧!
© 2023 宿州市公共自行车 技术支持: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